官方微信
    园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园区动态
    昆明综合保税区举行培训讲座
    发布时间:2018-09-07 16:04来源:昆明综合保税区

    2018年9月7日上午,昆明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在903会议室组织昆明综保区管委会、综保运营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市商务局、空港经济区相关局室负责人、腾俊国际陆港、高新保税库相关负责人,及综保区入区企业相关业务人员开展“通关便利化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培训讲座(第二期),此次培训邀请到了省商务厅口岸通关促进处张兴万副处长授课,张副处长是省商务厅通关便利化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业务专家,参与设计、建设、管理云南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国际贸易、通关一体化等方面有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和实操技能。



    张副处长对云南省口岸通道基本情况、口岸运行指标统计和运行分析、通关便利化改革和协调推进情况、云南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情况、国内国际通关便利化合作、口岸运行保障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云南省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三国接壤,边境线长4060公里,其中,中缅边界1997公里,中老边界710公里,中越边界1353公里。全省共有25个口岸,其中,由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有19个(空港4个、水港2个、铁路1个、公路12个);省政府批准开放的二类口岸有6个(孟连、沧源、南伞、章凤、盈江、片马均为对缅公路)。省商务厅通过加强和改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工作,优化服务环境,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全面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双(多)边各级政府沟通协调效率,云南由口岸大省逐步转变升级为口岸强省,云南口岸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在全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口岸工作推进大通关建设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63号),从夯实基础、构建平台、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强化保障等方面全面开展口岸大通关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口岸各部门“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在瑞丽、磨憨、河口、昆明机场口岸推动开展通关便利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力推进全省口岸通关便利化工作。

    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6号)要求“2015年底在沿海口岸、2017年在全国所有口岸建成‘单一窗口’”。2017年2月,国务院口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关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的框架意见》。2017年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打造更加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部署,各地和有关部门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取得明显成效。

    2017年初,省商务厅口岸通关促进处牵头完成了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方案编制,2017年8月28日,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式上线;主要包括


    九大板块。2018年8月1日顺利完成关检融合整合申报系统切换上线工作。

    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推广运用,不但能减少申报单证的重复录入和数据信息的差错,促进贸易程序便利,还能降低贸易和运输企业的物流成本。报关每票节省约15元,报检每批节省15元至20元,原产地证申报每单节省约30元,企业货物申报时间从4个小时减少至5-8分钟,企业成本大幅下降,通关效率明显提升,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最后,张宏副主任代表昆明综保区向张副处长的精彩授课表示感谢,培训内容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对企业开展业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各干部职工及企业家们通过此次培训能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更好的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