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园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园区动态
    促进贸易便利化,昆明海关这样做
    发布时间:2018-10-12 14:54来源:昆明海关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更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若干措施。昆明海关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微信图片_20181015144512

    图为:昆明海关关长靳延勇(前排左一)在昆明机场海关调研


    精简报关作业单证

    昆明海关依托企业信用等级管理,对不涉及许可证件商品,申报环节仅需上传1项随附单证,对于高资信等级企业,通关环节可以免于上传随附单证,通关后10日内上传必要单证,极大便利了进出口企业,节约了通关准备时间。截止目前,昆明关区通关作业无纸化率已达到99.6%。


    优化整体通关作业流程

    针对昆明关区公路口岸普遍规划滞后、设施老旧、吞吐能力薄弱等特点,昆明海关联合边检、运政、地方口岸管理等部门,开展治理口岸拥堵专项工作,通过对货物进出口及运输工具进出境全流程的监控,采取分段采集时间,精确计算耗时等方式,查找制约口岸拥堵的症结。全力克服口岸硬件设施升级改造耗时较长等困难,联合口岸各联检单位,优化各自作业流程,共同完成口岸通关作业大指引,为进出口企业、进出境车辆驾驶员提供“一条龙”通关指引服务,极大缓解口岸无序拥堵状况。

    2

    图为:昆明海关关长靳延勇(左二)在中缅油气管道监管现场调研


    科技先导便利企业通关

    积极推动通关业务电子化程度,让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路,提高通关效率;携手银行、保险等部门成功推广海关税费电子支付通关业务,引导云南广大企业用足用好科技惠企措施,做到通关环节企业最多只跑一次路,提高企业获得感。2018年1至8月,昆明关区企业进口平均通关时间50.95小时,同比压缩39.58%,出口平均通关时间1.4小时,同比压缩37.89%。


    改革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积极创新“增信担保”业务模式,构建“企业申请-保险承办-银行授信-海关受理”新型税收担保关系,消除金融部门对中小型进出口纳税企业提供担保的风险顾虑,使更多中小型进出口纳税企业从中受益,在保障税收安全的基础上有力支持中小进出口企业的发展。“增信担保”措施已在云南特色花卉产业实施,极大的减缓企业进出口环节资金占用压力,缩减通关时间,促进云南花卉特色产业迅猛发展,为云南培养更多竞争活力强的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3

    图为:昆明海关关长靳延勇(左三)在瑞丽海关调研


    服务农产品进出口便利通关

    结合云南省进出口贸易特点,支持高原特色农产品相关企业发展,在空港口岸实现“7×24”通关,设置专人专岗开辟农产品绿色通道,优化通关作业流程,加快通关验放速度;优化海关查验作业流程,深入推进“先期机检”、“顺势监管”,不断扩大H986设备智能审像作业试点,减少人为干预和侵入式检查,提高通关效率,鼓励企业发挥资源优势,扩大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智能申报让边民更省心

    按照“智能高效、便利边民”的原则,积极推进边民互市业务改革,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实现边民互市“人脸识别+指纹”智能申报,边民仅需刷脸、扫指即可完成货物申报通关手续,确保边民人人能自主申报、自助通关,极大的方便了广大边民。昆明海关边民互市业务改革以来,累计办理边民互市进出口报关单581万票,同比增长46%,监管边民互市货物1389万吨,同比增长21%,货值,4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极大促进云南边境地区边民互市贸易蓬勃发展,为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