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展后说:“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就是这样一艘到汪洋大海中游泳的“昆明号”。
“聚集创新高地,共享发展商机。”参加“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采访的记者们走进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厅,这句宣传口号就印入眼帘。2019年8月30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设立挂牌,与昆明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一体化融合发展。
挂牌以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和省市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紧扣“互联互通枢纽、信息物流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定位,突出“沿边跨境、西南门户”特色,发扬“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自贸精神,聚焦“沿边”和“跨境”特色,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生效、国家南向开放、中老铁路通车等战略机遇,加速推进全方位开放合作。
区党工委委员、制度创新部部长张秋说:“中老铁路开通,给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叠加优势,一体推进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市建设,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尽快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实施范围76平方公里,东至东绕城高速公路,南至广福路、南绕城高速公路,西至盘龙江、明通河,北至人民东路,在云南三个自贸试验区中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经济体量最大。片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产业。2021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550亿元,增长10.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引进市外内资1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2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3亿元,增长4.6%。
张秋说,为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把中老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黄金线路”的重要指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将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中老铁路开通等重大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做好沿边、跨境文章,积极发展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电商、跨境金融,打造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的特色亮点;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实践,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不断优化环境,增强片区吸引力。
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厅内,“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成”的标示十分显眼,而在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前来办事的人只要将身份证放在自助终端机上,通过人脸识别后,5秒钟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然后就能领取企业公章,而制作公章的费用全由政府负担。
在“一业一证”办理窗口,办事人只需要准备一套材料,填写一张申请表,原来需要在4个窗口办理的4个证,就能一次性办成,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要填写的纸质材料越来越少,办事等待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前来办事的企业代表这么说。
记者们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参观
今年,刚好是昆明经开区建区三十周年。三十年来,园区从一片荒芜的土地,建设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创造了从20万元开办经费到超过2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的巨大成就,以占全市0.7%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市约8%的经济总量,走出了一条砥砺拼搏之路。
张秋介绍,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将坚定推进“自贸、经开融合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再创业,翻开深化南向开放合作的新篇章,贯彻落实好《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依托中老铁路,鼓励企业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多式联运,构建“仓仓联动、一体通关”的便利化机制,加快跨境物流大通道建设,强化中老双边合作的“硬联通”;
推动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向自由投资、金融领域创新、人员便利往来、教育医疗资源共享、法律服务互认等“软联通”;
加速昆明学院自贸学院人才培养和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援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实施,加大中老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职业人才培养高地,促进文化交流的“心联通”,开启“自贸经开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相关新闻
中老铁路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的梦想,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昆明南站;2021年,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双方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
6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昆明,中央驻滇、省市主流媒体记者走进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昆明南站、腾俊国际陆港,了解到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半年来,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客货两旺,交出一张漂亮的“答卷”。
昆明中心站承担云南路网约70%的中老货物发运量
6月8日,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的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作为中老铁路国际班列起点站,该站于2006年11月4日开通运营,是全路最早投入运营的中心站,也是云南省和云贵高原地区唯一的大型集装箱物流中心,中心站投资4.62亿元,占地1239亩(堆场可一次性堆存2万标箱),全场布局11条股道,配备正面吊10台及现代化的仓库2.6万平方米,年办理能力约40万标箱。
昆明中心站是公铁联运的核心枢纽,从铁路看,其与成昆、沪昆、昆玉铁路紧密衔接,是铁路运力资源最充足、运力调配最高效的车站;从公路看,其与昆磨、广昆和昆明南绕城高速公路连接,承接来自云南各方向的货物。昆明中心站主要辐射云南各州市、周边省区并延伸至东南亚,随着泛亚(中老)铁路的开通,昆明中心站区位优势更加突显,承担着云南路网约70%的中老货物发运量。
作为云南省最大、基础设施最完备的集装箱场站,中老铁路开通后,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的业务量倍增。记者在现场看到,站内吊车装卸作业正在进行,卡车进站驶入货场,吊车从卡车上吊起巨大的集装箱,稳稳地落放在列车平板上,整个作业流程平稳快速。站内先进、智能、现代化的场站管理技术,让集装箱场站作业高效、有序。
昆明中心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这一“钢铁驼队”在中国和东盟之间建起了一条内外联动、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与开通前相比,运输时间大幅压缩、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作用初显。
上海仁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副总经理杨杰介绍,中老铁路开通后,公司已经把昆明作为重要的物流枢纽,半年不到已发送货物超过6万吨,同去年相比增长了20%。以前从广西发货,运到缅甸需要半个月,现在从昆明出发,只需要10天左右,物流成本节约了20%,公司对中老铁路的货运发展前景十分有信心。
已开行中老国际货运列车186列4281车
随着今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中老国际物流需求日益旺盛。万象南、纳堆、万荣、琅勃拉邦、蓬洪等车站陆续开办货运业务,积极探索“澜湄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铁路国际运输新模式,增强了中老铁路辐射效应和跨境货运能力,让更多企业享受中老铁路带来的机遇和红利。开通半年以来,国内段和老挝段累计发送货物超403万吨,其中跨境货物64.7万吨,国内21个省区市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列车,运输货物的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00多种,已覆盖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昆明中心站共计开行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186列4281车,发运货物总量达8.26万吨,货值37.9亿元;主要发送货物品类有化肥、蔬菜、布料、机械设备配件、单晶硅片、电子配件、日用百货、食品、防疫物资、跨境电商货物等;到达的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共计1568车,货物总量4.47万吨。
此外,2022年1月10日起,在中心站组织开行了中老品牌列车“澜湄快线”,截至6月7日,昆明中心站共开行澜湄快线54列528车。
中老铁路这条奔涌的“大动脉”,正为沿线各地注入新的发展动能,打通了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又一条国际大通道,云南“东引西联”的独特区位优势更加凸显。面对一系列政策叠加带来的新机遇,昆明整合多方力量与资源,加快大通道大物流建设,推进跨境贸易产业合作,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努力推进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
昆明铁路国际班列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月底投运
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内,昆明铁路国际班列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一期)项目已基本建成,正在调试设备,计划6月30日投入运营。
该项目投资估算总额20600.38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3252.74万元,二期工程投资7347.64万元。一期工程主要是小围网建设,包括查验平台、仓库、H986查验系统、海关智能卡口系统,以及利用现有中心站堆场布置进口货物堆箱区、出口货物堆箱区,并配套必要的海关设备及信息化系统等。二期工程围网范围扩大至全站,并根据围网范围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及周界报警系统,构建信息化平台,包括海关监管服务平台、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国际班列生产运营管理系统、指挥决策应用系统、铁路场站作业管理系统5个子系统。
建设昆明铁路国际班列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发挥以中老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硬联通功能的具体抓手,是推动自贸试验区与综保区、边合区、跨合区等开放平台货物畅通、贸易联通、产能融通的关键一环。昆明铁路国际班列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大通道、大物流、大贸易、大产业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动西部省市乃至全国的货物向昆明集结,有利于巩固提升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地位。
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昆明铁路国际班列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一期)项目从可研到批复仅用了12天,工程建设165天,计划于6月30日前正式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