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记者从昆明海关获悉,据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通报,今年1—3月,云南进出口整体通关时效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其中出口整体通关时效列全国第一。
图片海关关员在企业对出口核桃进行监管
今年以来,昆明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主动先行先试,通过科技创新与应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智能高效监管。目前昆明海关正在开展的“远程+现场”作业模式试点正是该关推进智慧海关建设的亮点之一。
“我们这批出口鲜花完成查检仅用了15分钟,真的太快了!”林奇贸易(云南)有限公司物流部经理王秋菊高兴地说。5月23日,在昆明海关所属滇中海关视频查检室,海关关员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对林奇贸易(云南)有限公司拟出口的1批玫瑰鲜切花进行了“远程查检”。“‘远程+现场’作业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实现‘1+N’作业效果,压缩整体查检时间周期,在便利企业的同时,节约行政执法资源,提高监管服务效能。”滇中海关监管一科科长闫康表示。
昆明长水机场海关关员在对出口鲜切花进行查验
云南边境线长,口岸、通道多,昆明海关坚持科技赋能,广泛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将“智慧海关”建设需求同步纳入云南“智慧口岸”建设规划,推动磨憨、河口等多个口岸启动智慧化改造,在全省重点口岸部署了大型H986设备、列车门户式核辐射探测设备、行李物品CT机、边民智能健康自助申报终端、智慧卫检闸机等智能化设备300余台套。
图片海关综合性智慧验放设备
投用云南首台集入境驾驶员“健康申报核查、红外测温、自动验放”三位于一体的海关综合性智慧验放设备,承载量同比提高约4倍,配合“智能卡口”运用,货物进出场自动放行率近100%。同时,全面提升实验室技术水平和检测能力,建成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51个,检测认可项目达1.6万项,覆盖动植、食品等五大类领域,实现“口岸查、就近检”,不断缩短检测时间,全力保障货物快速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