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全国首家“保税业务+ERP+工单核销”平台在昆明高新区上线
    发布时间:2023-12-15 17:59来源:昆明国家高新区发布

    近日,云南保税业务综合辅助管理平台“保税业务+ERP(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工单核销”在昆明高新区进区企业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闻讯”)正式上线。该系统是全国首家“保税业务+ERP+工单核销”三合一模式平台,系统上线当天,海关总署审核了昆明闻讯区外保税维修工单,是全国三合一模式区外保税维修监管“第一单”,标志着昆明闻讯保税维修业务的各项条件已全部具备,成为云南省开启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里程碑。

    640

    在推进保税维修落地昆明高新区的过程中,省、市、区各部门和企业通力合作,在工作中践行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创新精神、务实作风和效能意识。

    悉心研读政策,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难得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国办发〔2021〕24号),探索发展外贸新模式迎来了大好机遇。省、市人民政府逐级上报中国商务部,省商务厅作为主管部门,积极协调海关、环保、发改部门,形成探索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工作合力。

    昆明高新区及时学习领会中央部署,研究吃透文件精神,找准工作切入点,立足实际,自主探索,履行属地责任,牵头组织企业开展调研、论证、申报等工作,并依托园区内自产出口,助力产品企业承接保税维修业务,积极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获省自贸办批准,成为全省首批自贸联动创新区,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成功案例和经验。

    齐心服务发展,区外保税维修中心花落昆明高新

    中国商务部发文支持昆明闻讯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以保税方式开展平板电脑、手机等自产出口产品维修业务。昆明闻讯成为全国第一批、云南首家获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保税维修业务的企业。

    目前,区外保税维修是一项全新业务,可借鉴、参照的经验和案例不多。按照中国商务部要求,省商务厅召集省、市、区相关部门,学习先进地方经验,成立方案起草小组,从海关业务要求、政府部门职能、企业业务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反复研讨、多次修改,编制监管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要求,建立一个联席会议制度。省商务厅领导担任召集人,以省、市商务、生态环境、海关等部门和昆明高新区管委会为成员单位,建立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工作重大事项。成立一个工作专班。由昆明高新区管委会领导任组长,高新区相关部门任组员,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对保税维修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检查,督促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一套工作机制。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主动靠前、服务一线,海关和生态环保部门重点监管,企业加强自我监管。

    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省、市、区各部门担当作为的实干作风、相互配合的协作精神、质量优先的效率观念、主动服务的宗旨意识。

    用心打造平台,首家创新综合管理系统正式运行

    “保税业务+ERP+工单核销”是海关监管的最新模式,也是“智慧海关”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未来,海关监管模式将在区外保税维修中得到运用。

    为使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符合政府管理需要和海关业务监管要求,同时兼顾企业诉求,省、市、区三级部门邀请了信息系统建设单位进行专业咨询,经过反复完善,形成高质量的系统建设方案,实现“保税业务+ERP”与“工单核销”成功叠加。

    根据建设方案,省、市商务部门全面统筹,海关监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昆明高新区承接建设。11月30日,云南保税业务综合辅助管理平台“保税业务+ERP+工单核销”系统按时上线运行。海关通过该系统采集企业日常业务数据,验证企业申报工单核销数据,以工单数据为基础进行据实核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网监管。

    随着监管系统的运行,海关将把监管业务嵌入到企业生产过程,大大降低对企业生产活动的人工干预,进一步提高工单核算精准度,提升服务企业精细度。通过监管系统高效监管,获批保税维修业务的企业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综合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是云南省区外保税维修监管的第一步。昆明高新区以昆明闻讯为起点,在系统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顺应发展需求,增加新模块、拓展新功能,由点及面,逐步把系统打造成为服务于全省保税加工业务的重要平台,推动全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