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园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园区。近年来,云南省全省上下在“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引领下,把园区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形成了大抓产业、主抓工业、壮大园区经济的浓厚氛围。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打造沪滇协作样板
1 基本情况
在上海市和云南省两地党委、政府的高度关心和推动下,昆明经开区与上海临港集团聚焦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在园区共建、联动招商、资源导入、人才交流等方面建立了高效的机制,创造了沪滇产业合作发展新模式。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位于经开区清水片区,项目占地282.5亩,建筑面积28.37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于2022年8月开工进场,2023年12月3日正式开园。
2 经验做法
一是高起点规划建设。按照产城融合、功能混合的全新理念,布局“功能配套、总部功能、研发智造、智能智造、生产制造”五大功能区,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花园式园区。项目从开工到竣工仅用了16个月,并配套了20多个户型厂房,基本能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群体的需求。
二是高标准产业定位。围绕沪滇两地资源优势,以“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为引领,针对昆明经开区产业定位,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生命健康、检验检测等新兴产业,打造“数字工业示范高地、工业创新策源高地、‘双碳’工业实践高地”,建设“沪滇合作临港中心、科技交流创展中心、数字工贸服务中心”的“三高地、三中心”目标。
三是高层次产业联动。以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为载体,创造“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上海总部+云南基地”等协作模式,推进沪滇产业在商贸物流、新兴业态、高端服务、品牌资源等四大方面开展联动。同时,在上海临港园区设立昆明经开区反向“科创飞地”,推动两地产业转移、技术转化,创造东西部产业协作园区新样板。
3 取得成效
目前,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已与检验检测、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等行业累计30家企业签订意向协议,新增26家企业注册,累计吸引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中国物流云南分公司、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等123家企业集群注册至园区,总去化面积约13.45万平方米。双方在人员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紧密互动,有力地推动了东部产业转移和园区发展。同时,昆明市统筹建立跨区域协作新机制,建立起园区与昆明各县(市、区)共推项目、利益共享的良性互动机制,目前已有3个县(区)推荐10个项目到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落地。